如果说大学生“就业难”是疑难杂症的话,“望闻问切”方能对症下药。今天的评论,将探讨要让大学生走出就业的焦虑、迷茫与不安,既要纠偏失当的心态,更需从制度上营造公平公正的环境,为大学生脚踏实地实现梦想提供更宽广的舞台。
“大学生去哪儿”
近年来,大学生“就业难”高烧不退,可是,与之相伴随行的几组矛盾,却向我们展示出了“冰火两重天”的另一番场景:一边是大量企业“用工荒”,一边是大学生找不到工;一边是小城市乏人问津,一边是大城市人满为患;一边是公务员、外企、国企炙手可热,一边却是小民企、小私企门可罗雀。“想去的地方去不了,缺人的地方没人去”,就业难,实为择业难。
说到就业难,总有人强调大学生的个人因素,什么眼高手低,求安稳怕吃苦,现实功利,等等,可是,却往往忽略了个人选择背后的社会动因。大学生的选择虽与兴趣、性格、专业等个人因素相关,但社会价值取向、家庭影响却是每个人权衡利弊、做出选择时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,剖析“择”字背后的各种社会心态和观念,才能切准“就业难”这一疑难杂症的脉。
社会心态是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。如今的中国正在进行跨时代的变革,社会结构剧烈变化,贫富差距日渐拉大,权力与金钱勾肩搭背互惠互利,传统价值观正经受前所未有的挑战。反映到就业领域,“学好数理化,不如有个好爸爸”,“拼爹”、拼关系几成明规则,这种现实让功利的就业价值观有了很大市场。哪些单位拥有掌握资源、分配资源的权力,哪些单位的福利好收入高,自然就是就业市场上的香饽饽。找到这样的工作,才称得上是有本事、能力强。反之,名牌高校毕业却找个普通工作,难免被人瞧不起。而在就业难的压力下,有大学生愿意当保姆、做保安、卖猪肉的新闻传出,总是众声哗然,这种过高的社会期望值无形中更让“就业难”雪上加霜。
对于父母而言,心态就更为复杂。孩子的工作不仅关乎家庭的面子,还要算笔经济账。高校市场化改革以来,供孩子上大学是一笔不小的家庭支出,要让四年的投入值得,必须用就业来获取回报。在这种投资心态下,必然是收入高、有地位、稳定的才算得上好工作,其他的兴趣爱好专业等等都是浮云,至于创业,又烧钱风险又高,更不在考虑之列。这种算账法,也难怪成都那位拒绝为考上大学的女儿提供学费的父亲认为“读书无用”,还不如出去打工。
在就业压力和各种价值观挟裹下的大学毕业生们,内心更可谓五味杂陈,进退两难。坚守在大城市,沦为房奴却未必能坚持最初的梦想;返回小城市生活安逸,却心有不甘。考公务员怕无法适应机关的沉闷刻板,下基层怕回不了城,去小企业怕没前途。对他们来说,最难的或许还不是熬过最难毕业季,而是如何在各种选择中不至于迷失了自己。
要走出就业的焦虑、迷茫与不安,大学生调整心态很有必要。人生很长,各种经历皆是收获。好工作不会在等待中从天而降,不妨先就业再择业,在工作中增长能力,再努力寻找真正适合自己,能体现自身价值、让自己获得成长的工作。
调整个人观念虽有助纠偏,但社会观念的改变还有赖于制度保障。这需要转变经济结构,提供更多知识型“饭碗”,给大学生用武之地。更需要在公平公正的阳光普照下,让“拼爹”成为过去时,让大胆创业没有后顾之忧,让寒窗十载能够改变命运,让蜗居、蚁族通过积极进取也能实现自我价值。年青人是实现中国梦的主角,这个庞大群体中每一个人都能够怀揣梦想,脚踏实地的走向寻梦之旅,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国家的未来。
追说“纵论”
大学要有责任心
现在一些大学受利益驱使,把学校办成了企业,只追求经济效益——设置专业只喜欢“高大上”,培养出来的学生质量却难以得到社会认可。很多大学生毕业即失业。因此,一些大学该醒醒了。专业设置要跟社会需求相适应,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要有真材实料才是正道。大学为大学生的质量负责,既是出乎良心,也是事关大学自己生存发展传承百年的关键。
学生要清晰职业定位
对教育的评价,在不同阶段有不同标准,高考是最大的分水岭。高考之前以分数为标准,高考之后则没有任何标准。大学本应是学生与社会接轨的缓冲区,结果大部分人浑浑噩噩度过四年生活,进入社会又要从头开始。对此,大学生也要有清晰的职业定位,让自己在宽松的大学生活中,规划好人生并做好职业定位,为毕业后找工作和实现自我未雨绸缪。对大学生而言,职业和人生都不应该打无准备之仗,才能避免毕业即失业和最困难就业季的困扰。
多实践才能强自身
我是一个重点大学的在读硕士研究生,说实话,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确很难。不仅好工作难找,而且待遇普遍不高。究其原因,一方面感觉平时的所学知识和社会需求存在不少脱节;另一面,很多学生的确眼高手低,简单的事情不会做,人际关系处理不好,等等。大学几年时光是最宝贵的。我以为,高校要根据社会实际来科学设置专业,提高教学质量,大学生也应学好知识,多参加实践,提高自己实际工作和为人处世的能力。
专业设置应体现特色
专业特色是一所大学的招牌,一所大学发展得怎样,最为关键的还是取决于其专业的综合竞争力。然而,现实却显示了别样的图景,我们的高校,为了追求短期效益,一些理工院校本不具有开办文科类专业的实力,却不惜血本将大学的综合性演绎到了极致;一些专科类院校本没有多大的招生实力,却因为办了“热门专业”而把大批学生骗进了学校。这些完全不顾学校特色、专业实力的招生,其后果只会消解专业的底蕴,让大学生就业难不断上演。
观念一变,就业路宽
进大学前,学生和家长往往看中名学校、热专业、高分数,而经过几年的大学锻造,那些曾经的光环早已暗淡——报考时的热门专业,同等分数“齐步走”,毕业时却出现了参差不齐“剪刀差”;同一“模具”制造出来的产品,投放市场后,有的畅销,有的“必剩”,即缘于专业、分数、学历带来的瓶颈阻塞。观念一变,就业路宽,毕业后竞争的关键已不在于学历和包装,而在于能力和营销,所谓“不看广告看疗效”。如果入学前还存在天壤之别,那毕业后则站到了同一起跑线上,机会对于一本和三本来说,并不相差多少。